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缩写KIT),坐落于德法边境名城卡尔斯鲁厄,是公认的德国最顶尖理工科大学之一,也是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享有盛誉的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被誉为德国的麻省理工。
因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和卓越的创新精神,KIT于2006年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评为首批三所德国精英大学(Elite-Uni)之一,这不仅是德国高校的至高荣誉,还意味着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同时,KIT是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成员,是一所国家级的大型研究中心,是德国九所卓越理工大学联盟(TU9)成员,欧洲航天局(CLUSTER)成员等。
大学理念:“教学(Lehre),科研(Forschung),革新(Innovation)”是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理念。
在大学整体排名方面,根据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KIT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107,德国第4。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16位。在学科排名方面,根据2017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学科排名显示,KIT的众多学科排名世界前100,其中化学排名德国第1,工程学排名德国第2,材料科学排名德国第2,地球科学排名德国第3,物理学排名德国第4。另外,另外,KIT拥有德国高校同领域中公认的综合实力强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仅设立最早,而且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上更是首屈一指,蜚声国际。
KIT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那些对社会存在及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课题,KIT研究中心也因在科学方法、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设置以及长远的眼光而显得与众不同,该中心也是KIT最大的研究单位。目前全中心已经拥有以下子研究中心:KIT能源研究中心、KIT材料、结构及功能研究中心、KIT基本粒子及天体粒子研究中心、KIT气候及环境研究中心、KIT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中心、KIT车辆研究中心、KIT人力与技术研究中心。
院系专业
学院包括: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地质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经济学院 。
著名人物
诺奖得主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因“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与古列尔莫·马可尼共同获得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里茨·哈伯——因“对单质合成氨的研究”,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称为“合成氨之父”。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因“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获得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
赫尔曼·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研究以及确立高分子概念”,获得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
让·马里·莱恩——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纳米研究所所长,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和美国科学家克拉姆,佩德森共获1987年诺贝尔化学奖。
著名教授
海因里希·赫兹——1885年至1889年任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德国物理学家,电磁波的发现者。1886年至1889年,他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
奥托·雷曼——任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学教授,1900年至1901年曾任校长。德国物理学家,液晶研究的先驱,被称为“液晶之父”。1912年起曾多次被提名诺贝尔奖。
知名校友
卡尔·本茨——德国工程师,汽车工业的先驱,奔驰汽车创始人,被称为“汽车之父”。他于1860年至1864年就读卡尔斯鲁厄大学,1885年他制造了第一辆汽车,1914年卡尔斯鲁厄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头衔。
爱德华·泰勒——毕业于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工程系,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有“氢弹之父”的称号。
弗里茨·鲁道夫·君驰——德国计算机先驱之一,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系毕业,发明了虚拟内存技术。
哈索·普拉特纳——世界最大商用软件生产商SAP集团创始人之一,2003年以前是董事局主席,现在任职于监视会。
等等......
(以上仅供参考,详细信息请以大学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