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怎样找到博士位置的 ——身边都是“套路王”
我的专业和学制概况
为什么工作Pause 的时候和德国人一起傻笑?
在中国的硕士生想要在德国找博士位置,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导师推荐。如果德国教授对你的研究很感兴趣,他也许会资助你,也许你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申请奖学金来完成学业。如果不能在国内的导师那里得到帮助,当然可以自己在网上查询。除了DAAD以外,还有各种PhD搜索网站,当然也包括各学校/研究机构/企业的主页:
在德国读硕士的学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硕士期间好好学习,给教授留下好印象,并且让TA知道你的意向。我大概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博士位置的,虽然一开始我并一定想要变成女博士。硕士毕业后一个月,我就开始在本研究所读博了。本文和大家分享我和这个博士位置之间的有趣故事(有黑暗负能量,阅读须谨慎),以及我的专业和学制概况,最后告诉大家如何正确和德国人聊天。
怎样找到博士位置的 ——身边都是“套路王”
在一个亚历山大(找工作)的午后,一位非洲兄弟跟我说:“Prof,学院最近发了两个博士位置的告示,你要去申请啊! ” (看来和同学搞好关系很重要,时不时就获得些消息。之前我做过一份教Baby汉语的兼职,也是这位非洲兄弟告诉我的。他叫我Prof,因为在他看来,我是教授级别的学霸。)
我很清楚其中一个位置是教授为那位非洲兄弟准备的。发告示前,教授对他说:“下个月我会发招收博士生的通知,如果你有兴趣,一定要申请。” 同学们,如果教授这样跟你说了,那个位置基本就是你的了。
这两个位置很明显是为本学院硕士毕业生准备的:申请时间不到一个月,面试完得立刻入职。首先,外网的人很难搜到这两个告示;其次,除非本校人,没人可以做到这么迅速准备好所有入职材料。在中国的学生们想都不要想了,因为没有时间准备签证。
是不是还有在中国的学生蠢蠢欲动,想要申请?仔细看完,知道真相后,你就要哭瞎了。
面试前天晚上,我得知另外两位同班同学也申请了这两个博士位置。其中一个和我竞争,另外一个和那位非洲兄弟竞争。其实无论谁被选中,都是值得开心的,因为我们当中有人的就业问题解决了。
面试当天,我发现:原来他们三个在竞争同一个位置,而我是我那个位置的唯一候选人!面试时,三个教授排排坐,那是一个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面试:自我介绍、对想要加入项目的理解、来德国前在做什么、自己的优缺点。三个教授当场表示对我很满意,还问我有没有申请别的博士位置。我心想:“这下真要踏入读博这条不归路了,因为没有别的候选人了嘛!”
可是,你知道吗?大概四五天后,教授竟然发邮件说:“亲爱的Linmei,我们对你的表现很满意,你确实做了充分的准备。很可惜的是,对这个位置,我们决定录用另外一位候选人了。但是......我还有别的项目,你有没有兴趣加入?下个星期三10:00,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详谈。”
Was? 你们三个在逗我玩吗?谁,谁是那个候选人?站出来给我看看!
我的硕士论文导师(是教授手下的一名Dr.)问我面试怎么样,我如实说了。我问他:“你知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他装作很淡定地说:“你面试的是非洲的那个项目对吧?那其实就是Bisrat,他已经在我们研究所工作(即读博)三年了。”
我:“已经读博三年了,现在又开始一个?”
导师说:“就是再让他加入一个新项目,之前的项目结束了。”
我:“其实你早就知道我会面试不上,对不对?”
看来这都是圈套啊!跟一群博士一起,不长点心怎么混。
智力题:现在你明白为什么我自以为是唯一的候选人了吗?
和教授的Termin到了,他很愉快地给我介绍他的项目。其实这个项目还未定下来,但他不想错过我这个“人才”(这样说,我怪不好意思的),就决定现在把我招进来。由于项目未开始,也没有资金,他就自己掏腰包,付我的工资。
上帝总会把你放在合适你的地方。这个项目包含我一直热爱的智能耕种+可持续农业。有其他的研究单元研发新的科技(TOP 机密),作为经济学家,我们研究如何设计政策和机制使这项科技更广泛地被接受和传播,以及研究新科技对农民、市场,以及整个区域的影响。
教授问我:“有没有什么是你一直感兴趣的,或许可以作为你的研究方向?”(此处为客套话,提前掏腰包把我招进来,就是想让我加入这个项目。)
我:“我超级惊讶又惊喜,你竟然有这个项目,让我有机会做我一直想做的领域。”
如果你知道我曾经在德国有机农场辛苦工作四个月,如果你见过我家墙上贴的农机图片,你就知道我不是客套,也没有说谎,这真的是我所喜爱的。
教授最后问我:“好,你真的想好了吗?要读博?”
我:“读博是我在德国最能发挥我的价值的方式。”
未完待续
文/Linmei 原创
图/部分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