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guage: Deutsch
  • 联系
    400-811-4080
  • 注册

Nachrichten > ausländische Nachrichten> 正文

【德国生活】德国不得不说的Termin文化(下)

【ausländische Nachrichten】 2018-08-06 14:55:57

上期回顾


留德华刚到德国肯定会见识到德国无处不在的Termin文化,不管是租房还是坐车出行,甚至是学习生活都离不开预约制度。上一期,陈莘楷同学讲述了留学生在国外需要预约的各种生活场景,在今天这一期他将继续讲述德国人对时间观念的看法...


如果说德国人的时间观念强,倒不如说他们把“公私分明”做到了极致。不管老板是否还在办公室,一到下班点,员工就可以立马回家。加班那是你自己的事,想要我留下来一起拼命,首先我不一定乐意,其次你得给加班费。


私人时间那就是属于自己的,老板如果在假期给员工发邮件,安排工作任务,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你生病了,还坚持工作,大家一定会劝你回家好好休息,执意带病上岗,可能会让人觉得你太疯狂了。


而各种商店时间也分得很清楚,圣诞和新年等公假,超市经常关门,顾客要提前屯粮食,24小时便利店实在太难见到了,谁都不乐意在年假的时候上通宵晚班,这些事就只能交给自动贩卖机了,与家人团聚欢庆才更重要,反正老板无权强迫。如果自己乐意加班,另当别论。


欧洲国家的人力尤其贵,一是因为大环境就这样,二是劳动力短缺,三则是劳动法非常严格,更注重人权。比如我们宿舍的宿管,每天上下午坐班时间半小时,有什么事需要面谈,就只能这个点儿去,否则有事纸条留言。周五中午,照片上黑体加粗且感叹号说明——不接受面谈。下班那就是我的私人时间,神圣不可侵犯。有急事打紧急电话,着火了找火警,生病了找急救,德国人不过是换了个模式生活,有什么事集中办理,慢条斯理。一切都会有人负责,天塌下来有人在值班,不用紧张。


出国前,脑中德国人非常准时这个刻板印象,可以说现实却让我大跌眼镜。只是这个国家几百年来的工作模式,让大家早已习惯,无论做什么都要预约,尤其是办公事,让十几个人等你一个,则不可原谅。为什么说大跌眼镜?欧洲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但学生们却谜之忙碌,一个接一个的Termin,德国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因人而异,然而我接触到的青年学生,迟到太常见了。比如约好的一起准备报告PPT,迟到十分钟见多不怪,甚至有临阵脱逃的。在我看来,这一点上,中国学生已经做到很好了。而对于大型Party, 惯例上是迟到一到两小时。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按照国家分人太武断,只是德国的这种时间概念深入人心,已然是民族特色了。


不知为何,之前在国内我并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一般出去办理手续之类的公事,都是朝九晚五这个时间段去,一定有人。但是到了德国,我自己也渐渐用上了日程表,每周把自己的时间段规划好,假期和工作日分清楚,提前计划好回国日程。Termin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受它的支配,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井井有条;一方面我们又会抱怨,太多的Termin完全控制了我的生活,失去自由度。当没有了这种预约模式的时候,我们可能又会觉得工作生活上混乱无度,出门办事时间大把地浪费在排队上。


归根结底一句话——钟表只是工具,真正的钟表在每个人的脑子里。(完)


THE END

徳欧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我们
德欧国际教育
咨询电话:400-811-4080
官方微信:德欧国际教育
官方微博:德欧国际教育
中国总部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路1号
Captcha 动态码输入错误
I have read and agree to《DDE Customer Terms》